核心矽晶片市場成長強勁 呈現大者恆大趨勢
上網時間 : 2008年04月25日
全球核心矽晶片市場在2007年成長強勁,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調查報告指出,只有市場中的領先廠商受益最多,它們的市場佔有率繼續上升,並侵蝕規模較小廠商的地盤。iSuppli將該市場分為ASIC、可程式邏輯元件(PLD)和ASSP等幾個領域。
根據iSuppli的數據,2007年全球核心矽晶片市場從2006年的929.7億美元成長至991億美元,成長率為6.6%。該公司表示,談到半導體,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記憶體或微處理器,但實際上核心矽晶片是半導體市場中最大的單一領域,佔整體營收的36%以上。
以廠商營收排名來看,全球最大的核心矽晶片供應商是德州儀器(TI),2007年銷售額達74億美元,不過較2006年下滑了4.1%;英特爾 (Intel)位居第二,高通(Qualcomm)和新力(Sony)則分別躍升至第三和第四位名。而IBM則因遊戲機晶片銷售不佳而跌出了前10名。
ASSP大廠成功之道在於專注
ASSP是核心矽晶片市場最大的領域,2007年營業額超過730億美元。iSuppli表示,ASSP供應商的成功之道,就是強烈專注於正確的終端應用領域。實際上,沒有一家頂級ASSP供應商能在兩個以上的終端應用領域取得成功。
例如頭號ASSP供應商英特爾,其80%以上的ASSP營業收入來自電腦領域,而第二大ASSP供應商高通只專注於無線領域。在五大供應商中,只有德州儀器的ASSP業務針對兩個以上的應用領域。
2007 年,10大ASSP供應商佔有整體市場的51.2%,其中英特爾和高通的成長率大約分別是整體核心矽晶片市場的兩倍和四倍;而核心矽晶片市場的成長率,又是整體半導體市場的兩倍半。整體來看,10大ASSP廠商排名相對變化不大,新面孔只有排名第八的新力,另外AMD的排名下降了五名,來到第十四名。
ASIC廠商著重應用解決方案提供
而ASIC領域的市佔率與ASSP一樣出現集中現象,且程度更大。iSuppli指出,2006年的前10大ASIC供應商合計佔總體ASIC市場的73.8%,但一年後該比例上升到了78.4%。
iSuppli 表示,ASIC市場中的一個關鍵成功因素,不是原料矽技術,而是強烈專注於企業應用。前者在上世紀90年代足以保證廠商獲得成功,當時ASIC仍然主要是 “膠合邏輯(glue logic)”,而客戶主要是購買邏輯閘;只要廠商能夠提供最多時脈、速度最快的邏輯閘,就能大獲全勝。
但現在,成功的ASIC供應商是銷售應用解決方案的廠商,而不是銷售矽的廠商,而且那些最專注於應用的廠商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專注於消費性領域的三星電子(Samsun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根據iSuppli的調查數據,2007年三星的營收成長了31%,在ASIC市場的排名從2006年時的第十四上升至第十,首次躋身該領域的前十大廠商。另一個因專注於應用而獲得成功的ASIC供應商是Elmos;該公司專長汽車領域,07年營收成長16%,首次進入二十強行列。
此外LSI的ASIC市佔率也有較大提升。iSuppli表示,歷史上LSI也是業界的領先廠商之一,而且在1990年代一直是最大的專業ASIC供應商;不過該公司曾跌出前十名,ASIC營業收入降到了低於10年前的水準。
直到2007年,原在2006年排名第十一的LSI收購了排名第十的Agere;雖然該公司將主要由ASSP組成的消費性產品線賣給了Magnum Semiconductor,又把無線產品部門賣給了英飛凌(Infineon),但來自Agere的儲存與有線通訊產品的營收,仍將LSI推回到前十大廠商之列;目前該公司穩居第八名。
在ASIC市場佔有率下降的廠商中,顯然有些較專注於發展ASSP產品;如飛思卡爾(Freescale)從第七跌到了第十二,其ASIC市場佔有率從4.7%降至2.3%,營收下滑了5億美元。不過,該公司的ASSP營收大幅成長了2.5億美元。
PLD廠商市佔率集中程度最高
而PLD領域雖是核心矽晶片市場中最小的一個,廠商市佔率的集中程度更高。iSuppli指出,該領域兩大廠賽靈思(Xilinx)與Altera的市場佔有率雙雙上升,幾乎每年都一樣──儘管這兩家廠商的營收皆有下滑。
iSuppli分析,前兩大PLD廠商的市場佔有率成長,是來自排名第三的Lattice Semiconductor;後者儘管推出了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線,但仍然面臨困境。而另一家業者Actel在2007年擴大了其PLD營收,市場佔有率也有顯著的提升。
隨著產業走向成熟,市場整合是自然現象;iSuppli認為,由於半導體技術壽命短暫,隨著開發成本的上升,這樣的趨勢將會持續下去。而雖然深具創意的新創公司總會在核心矽晶片領域找到發展空間,但可預期的是業界大廠仍將繼續囊括大部分的市佔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