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DSP’一詞的意義都含混不清。25年以來,它一直被用來表示‘數位訊號處理’ 和‘數位訊號處理器’。因此,我們可以說DSP就是一種為DSP技術而設計的處理器。你可能以為這種混淆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最近,這個問題已不再重要了。過去,你可能必須根據上下文來判斷究竟該詞代表哪一種意義,而真正重要的,或許是這兩種含義是緊密連繫在一起:如果你想實現即時數位訊號處理,絕大部份情況下是在數位訊號處理器上進行。它們事實上是一體兩面的。
在最初時,DSP的領域非常小,但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瞭解這個意義多變的術語,這是很有益的。無論從技術或處理器兩種意義上來看,DSP都是一種利基型技術,用於相對較小的工程社群之中。它對該領域以外的影響十分有限,且大部份是相當難以察覺的。
但情況已大不相同了。今天,已經很難找到一個並未使用某種形式之數位訊號處理的電子系統了。的確,從行動電話到洗衣機,從汽車到iPod,從通訊衛星到DVD播放器,越來越多的產品依賴著數位訊號處理來實現自己的核心功能。數位訊號處理業已成為一項關鍵性的使能技術。有數以千計的應用整合了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和大量的各式要求與限制。其中一部份應用與DSP處理器最初的設計初衷已大相徑庭。它們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約束,例如,訊號處理功能性現在常常與網路處理和用戶介面等其他類型的任務緊密整合。而且,基於現代數位訊號處理的系統,也經常由那些並非專攻數位訊號處理的工程師來實現。
諷刺的是,近年來,正是數位訊號處理應用的普及性和多樣性,正迫使那些大量開發DSP的人們──即DSP處理器製造商,不得不應對與其他類型處理引擎廠商的殘酷競爭。
最近幾年來,瞄準訊號處理應用的新型處理引擎大量湧現。其中包括具備DSP導向型增強功能的通用微處理器、具有嵌入式DSP導向硬體的 FPGA、多核心和大規模並行處理器、可配置和可定製處理器,以及專用硬體模組。甚至簡單、低成本的微控制器也擠入了訊號處理服務領域。這些處理器中,沒有一種是‘DSP’,但它們又都在做DSP的工作。想瞭解最常用於數位訊號處理應用的處理引擎,可從http: //www.bdti.com/pocket/pocket.htm下載BDTI的《DSP處理引擎指南》。
事實上,目前在非DSP處理器上執行的訊號處理工作可能和在傳統DSP上的一樣多。數位訊號處理和數位訊號處理器之間的緊密聯繫已大幅放鬆,在某種程度上,這兩種DSP──數位訊號處理和數位訊號處理器──已逐步朝不同的方向發展了。
鑒於數位訊號處理的廣泛普及,兩種意義上的‘DSP’之間聯繫的放鬆,對業界也具有重要意涵。對系統開發人員而言,它意味著,即使你不是數位訊號處理專業人員,也可能與數位訊號處理打交道。而且在選擇晶片時,你將有大量各式各樣的處理引擎可供選擇。同樣地,對於晶片製造商,它意味著,不論瞄準哪一個市場,你都有可能需要在自己的晶片中整合數位訊號處理能力,此外,你不能再假設DSP處理器是最好的實現方法了。
隨著數位訊號處理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將繼續為整個電子產業帶來無數商機。但這些機會與我們過去所見截然不同──傳統的技術方案,可能已經無法很好地滿足它們的要求了。
作者:Jeff Bier
總裁暨共同創辦人
BDTI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